記者黃天耀 王義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從來沒有對一個法定傳染病有這麼複雜的、持續不斷的一些改變。」
台灣防疫成效好不是沒有原因。指揮中心18號公布一張12色圓圈圖,從一月中到現在,針對新冠肺炎的通報篩檢定義加強更新12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後來慢慢擴大到整個湖北省,然後到旅遊警示區都要通報,然後廣東浙江河南等等的越來越大。」
1月17日開始,將有武漢旅遊史且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界定為需要通報的個案。2月16日開始,啟動社區監測、2月28日開始,就算沒有旅遊史,只要肺炎就要通報、3月21日將全球列為流行地區、3月25日放寬醫療照護人員採檢條件、4月1日將味嗅覺異常納入臨床條件、4月4日將腹瀉納入臨床條件。
內科醫師林謂文:「除非是說將來萬一有發現所謂的不知感染源的社區的爆發,或社區的感染一直不停出現的話,這時候可能才有所謂擴大篩檢的一個狀況。」
防疫超前部署成效有目共睹,就連風險最高的醫護相關人員,擴大篩檢的結果也是零檢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這些工作人員裡面包含醫師、護理師;醫事人員或是非醫事人員、其他工作人員,照護機構裡面工作人員等等,一千八百多位其實都沒有找到任何一位是帶有病毒的。」
近期台灣確診解除隔離的速度較快,指揮中心也分析,因為後期個案比較年輕,成為重症機率較低;另一方面則是後期經驗更加充足,也讓解隔離速度更加快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