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大閘蟹正是肥美盤中飧,但遠在德國、歐洲地區泛濫成災的大閘蟹卻成了賠錢貨,甚至有大陸商人異想天開想要反銷德國蟹回家鄉,取代陽澄湖地位,近年來其他淡水湖不斷提升養蟹技術,沒有知名度的崇明島也在培育大閘蟹,面對本土蟹競爭壓力,陽澄湖大閘蟹又該怎麼調整自己腳步,穩坐金字招牌。
撥開大閘蟹殼,肥美蟹黃瞬間爆出,連吸帶咬的這鮮味,讓多少中國老饕醉心,沒想到這道舌尖上級品卻是德國人眼中頭疼的大麻煩。
他在百年前跟隨貨輪壓艙水偷渡到歐洲,如今已在英國著名泰姆士河 以及歐洲多條河流中大量繁殖。
中國大閘蟹流浪到歐洲屬於外來物種,沒有天敵,百年來盡情的繁衍子孫,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中國大閘蟹入侵,到處挖洞築巢,破壞當地原生態,造成德國和歐洲地區損失高達3兆多台幣。
偏偏歐洲朋友又不好這一口,德國人對付大閘蟹,只好拿來做肥料飼料賣給中國、越南家庭和中餐廳,有大陸商人腦筋動的快,想出反銷德國大閘蟹
回家鄉計畫。
身為道地上海人說起大陸蟹文化,沒人比孔傑更了解,他專門批發陽澄湖大閘蟹,一賣超過20多年。
通過關檢衛檢到達國內,第一未必口感一樣。
陽澄湖大閘蟹一斤平均700到1300元台幣,比起德國人用白菜價賤賣螃蟹,每公斤3到5塊歐元,相當於120到200元,如果要反銷回大陸,檢疫、衛檢、空運、管銷費,成本竟然比陽澄湖還高。
其實這是幻想,從經濟槓桿原理,我們不可能去花
100美金價值來買一公斤還不知道好不好吃的蟹,所以商人不會去做這種傻事。
外來蟹想pk掉陽澄湖大閘蟹沒那麼簡單,真正要擔心的反倒是本土大閘蟹。
來到距離上海一百多公里遠的崇明島,是養蟹苗源頭,外界卻不知道,這幾年蟹農們也開始培育大閘蟹。
20年前養蟹苗起家的徐品峰,他一直不明白老家崇明島的蟹為何養不大,5年前,他帶著島上蟹農一起研究改良養蟹技術,第一關鍵就是水源。
這樣換水對大閘蟹生長有什麼好處,有好處,可以脫殼,顛覆死水養殖觀念,徐品峰特地挖一條活水渠道引用長江淡水,貫穿蟹苗區,依照水質惡化調水或加水。
習慣每天觀察蟹苗生長,徐品峰發現活水養蟹還是少了點什麼。
養蟹比技術也比調節水質,螃蟹質量也跟著升級,崇明島終於告別"鳥小蟹"封號,早期島上大閘蟹最多2兩,現在最大有3到5兩,直追陽澄湖4到5兩大閘蟹。
趕上今年中秋,崇明島蟹也爬上餐桌,清蒸最能吃出原味。
越來越多老饕只重口味,不在意大閘蟹出身,因為選擇變多了,太湖、花津湖、河北勝芳蟹,就連默默無名的崇明島也正在急起直追,互相比拚養蟹技術,大量賣給五星飯店高級餐廳,慢慢威脅到陽澄湖金字招牌。
陽澄湖其實最大敵人是自己,過度開發帶來了觀光人氣,到處穿梭小艇,無形機油滲透大閘蟹的家,當地政府下令縮小快艇路線,被破壞的水質又該如何彌補。
這幾年陽澄湖的蟹農環保意識抬頭,他們在湖面養殖大量的菱角用來淨化湖面,讓大閘蟹生長的更健康,菱角有多細細的鬚可以吸水裡髒東西。
蟹農開始改善生態,他們意識到光靠品牌光環終究會沒落,想永續經營,回歸原點,取之自然,還予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