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昨天說,台灣如果一直死守保護主義 八年內,要加入『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恐怕很難。事實上,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南韓,能夠後來居上,靠得就是政府的決心,開放市場。十年前,南韓的人均GDP比台灣低,如今已經大幅超越,她甚至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和美國、歐盟與東協三大市場,都簽訂FTA的國家,把台灣遠遠甩在後頭。於南韓有強烈的危機感和意志力,他們認為,經濟若不開放,國家生存就會有危機。
八零年代,美國人讚嘆"日本第一",而現在自信驕傲的南韓快速崛起取代了日本,更把台灣遠遠拋在後頭。
當台灣還陷在內耗空轉的惡性循環,韓美FTA早在三月初正式上路,短短九年南韓談成了八個FTA,並且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和美國、歐盟與東協都簽訂FTA的國家。
不開放就滅亡,李明博的憂慮只有經歷過國家破產的南韓人最懂。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南韓被迫接受IMF經濟託管,韓國人將簽署IMF金援當天訂為國恥日,為了度過存亡危機,提升國家競爭力,南韓政府砸大錢徹底推動產業轉型,甚至連文創產業都是從無到有。
儘管政治鬥爭激烈民眾反對自由貿易的聲浪從未間斷,但從金大中盧武炫到李明博三任總統仍然不分黨派展現高度意志執行FTA戰略藍圖。
因為有了FTA,美國和歐盟對南韓的投資近一年來成長超過30%,韓美FTA衝擊台灣對美出口近千億台幣,十年來南韓人均GDP從落後台灣到大步超越南韓官員說得明白她的競爭對象早已不是台灣。
她和美國平起平坐,又洽談中日韓FTA,邁向「新三國時代」,世界四大經濟體南韓只剩大陸市場還沒搶下,等將來中韓FTA生效南韓對中國大陸出口還會增加277億美元。
其中兩成將來自南韓汽車與電視機等產品,日後很可能取代日本。
韓國每遇一次危機就壯大一次,十年間韓國品牌全面國際化不斷加碼,策略性產業發展成為開發中國家,最想模仿的範本經濟奇蹟的背後絕非偶然,強烈的危機感和意志力正是南韓與台灣拉大差距的一大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