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其皓 陸宜
最近核災議題,在林義雄禁食抗議下,再度成為話題焦點,立法院社福及環境委員會,特地前往台大醫院考察核災應變相關設備.不過立委發現,台大醫院臨時作應變中心的腹地太小,就怕核災真的發生,會一片混亂,立委要求,能減少輻射影響的碘片,必須維持一定的儲存量,避免一旦有意外,民眾爭搶。
專業偵測儀器,有沒有輻射,一掃就知。護理人員仔細從頭掃到腳,這裡是臺大醫院,專門救治輻射傷患的急診室。
層層防護,任何空隙都不能露,還要用膠帶封起來,就是要避免護理人員,間接感染輻射。
強調台灣核災應變,都是參考美國衛福部,以台大醫院核災應變程序為例,若有核災危機,將收到緊急應變指揮中心通報。醫院判斷後,會透過院內廣播,"啟動核災機制",接著建立管制區、除污室,工作人員著裝就定位,當傷患抵達檢查,馬上檢查"生命跡象",優先急救較"不"穩定的病患。此時就會偵測輻射,接著除污,採集檢體,如果沒有污染,就轉到診間,如果體內仍有污染,即刻進入"輻傷病房",或回報EOC轉院。不過實際檢驗醫院後,立委質疑,台大可作為核災應變空地,似乎太小,將會造成實際操作的混亂。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台大醫院結構外面基本上,如果當有大量病患,要搭帳棚,還是再擴充,不應該是要往建築物,醫院建築物裡面去擴充,反而是要往建築物之外去擴充。」
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是不是要特別框出某個地區,做(核災應變中心擴充)的處理,以避免跟原來急診病人,有效做分隔,這點其實可以(規劃)。」
至於可減少輻射影響的碘片,原能會則強調,會確保平時北中南儲存量,意外發生,國防部第一時間就可派兵送到各地。不過原能會與衛福部坦言,目前只能靠日本福島等國外案例,做核災應變規劃,找出更適合台灣的核災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