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嘉民 羅立芸
國外流行在街頭,來場"社會實驗",測試民眾對特定議題的反應,台灣也有人嘗試,只是專家提醒,社會實驗還是有尺度,一定要小心拿捏。
男子穿著單薄上衣,一隻手攙扶旁邊柱子,另一隻手摀住嘴巴,似乎在咳嗽,腳步不穩的走了幾步,就倒在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門口。
社會實驗影片:「弟弟,你還好嗎,心臟不舒服,我口袋有藥。」
短短15秒,3位民眾上前關心,還幫忙叫救護車,但其實剛剛的這些情節,都是名叫"黑男"的網路素人,發起的"社會實驗",他看到巴黎街頭做得社會實驗,
發現只有穿西裝的人,倒在路邊,才有民眾上前關切,決定親身一試,看看台灣人的愛心程度到哪裡。
或像這個實驗,找來一男一女扮成盲人,看看有多少路人上前幫忙,測試發現,台灣人算是挺熱心的,但女生更容易得到幫助,實驗結果看到人性,但難道什麼事情,都能拿到街頭,做實驗嗎?
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鈕則勳:「不要太刻意挑戰,社會上某些事物看法,這樣的一種底限,如果太超過,他想達到的實驗目的,不僅沒有辦法達到,反而可能產生新的爭議。」
就連在捷運上假裝睡覺,都會有民眾好心叫醒他,不要坐過站,拍了好幾部社會實驗,黑男說,自己只是想傳達開心正面能量,想證明台灣人,不是那麼冷漠,但學者認為,從事社會實驗,還是要有底限,如果主題太過挑戰社會規範,就會失去關心社會的初衷,甚至淪為衝點擊率的招式,國外風行的社會實驗,在台灣街頭上演,分寸拿捏,還是要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