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群賀 陸宜
諾羅病毒威力似乎越來越大,跨年那周1.2萬人掛急診,已經是五年高峰, 而且傳染力很強。現在擔心下一波高峰會在春節,病毒在牡蠣蛤仔等海鮮裡,所以不要吃生的,要把它煮熟,不過衛生署特別抽驗海鮮後,確認台灣海域沒有受到病毒污染,民眾不用太擔心。
新鮮蚵礪,滿滿一箱,現宰現賣的鮮魚,老闆辛苦叫賣。但現在衛生組織卻說,諾羅病毒的主要食物傳染源,就是這些海鮮,有民眾擔心地不敢吃。
民眾:「會呀 當然會(擔心),海鮮就少吃。」
民眾:「(海鮮)不買了 不敢吃了。」
民眾認為,少吃點海鮮,少傳染病毒,因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諾羅病毒疫情",傳染力強,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污染水源"後,病毒可在牡蠣、孔雀蛤等"海鮮"生存好幾個月。就算被冷凍,或紫外線照射
病毒還是可以活,如果生食貝類,恐怕感染病毒,加上這次疫情特別嚴重。前年12/30到去年1/5,全台急診腹瀉就診率,只有3.84%,今年同期卻高達9.97%,創五年新高,也讓衛生署緊急抽驗,檢查國內海域是否受污染。
衛生署:「去年在80件(牡蠣)檢體裡面,有1件(檢體)檢出(病毒),馬上做後面的複驗,後來通通未檢出(病毒)。」
衛生署強調,國內感染諾羅病毒的人,大部分應該是誤食遭患者嘔吐物污染的食物,並非真的吃進被諾羅病毒污染海域的貝類。但也提醒民眾,貝、殼類的海鮮容易堆積病毒,建議煮熟,不要生吃。並且多用"肥皂洗手",和感染病毒的家人,飲食分開,也多多消毒餐具或嘔吐物,嘔吐情況嚴重者,也要盡速就醫,避免拖延醫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