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東銘 阿布斯
台灣人愛吃美食,也喜歡在外面吃美食,但一天下來,使用的塑膠容器以及食品飲料本身,都可能讓你默默把塑化劑給吃下肚,就連生活用品也超過5成,都屬於接觸型塑化劑,幾乎天天都有機會觸碰到。最新的醫療研究就指出,塑化劑跟女性罹乳癌有很大的關係,要適長期暴露在塑化劑下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高,如果個人代謝系統也差,甚至罹患乳癌機率是一般人的3、4倍。
早餐來一份蘿蔔糕,中午喝碗排骨湯,晚上再來一盤蚵仔煎,香噴噴的小吃美食,一口接著一口超美味,但仔細看,餐盤卻都套上塑膠袋,渾然不知,已經默默把塑化劑也吃下肚。
民眾:「保險買多一點。」
民眾:「通常我都是內用,如果室內用的話就可以全部吃完,就可以減少垃圾,可以不用帶回去。」
國內乳癌病例26年內成長4倍,醫療研究證明,跟周遭常碰到的塑化劑,有很大的關係,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常接觸塑化劑產品,女性罹乳癌風險會比一般人多9成,但加上代謝能力差的話,罹乳癌機率更高。
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如果這一位婦女很不幸,塑化劑的攝取量偏高,而且代謝能力又較差的話,那她的風險就可以高達到3、4倍。」
除了食物本身到容器之外,常見塑化劑還包括接觸型使用最廣,包括鞋子、雨衣、巧拼板甚至汽車內裝,不過醫師強調,雖然超過五成生活用品的塑化劑常接觸,但沒有比吃下肚的塑化劑含量重。
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我們最擔心的,還是說加在飲料裡面,或者是在容器當中然後融入的食物裡面,那這樣的食入的塑化劑,是比較不容易預防。」
三年前國內驚爆塑化劑風波,從飲料、食品到容器,通通都淪陷,民眾要完全避掉不太可能,除了比免熱食裝塑膠袋外,還可以玻璃杯、鋼杯代替塑膠杯,而最佳防範之道,就是盡量不要吃下去。
|